專題:第二十二屆年度管理大會
“第二十二屆年度管理大會——中國式現代化:數智之道”于2024年11月28日在北京舉行。
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周育先出席并發表演講。
周育先在演講中表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建材依靠科技創新驅動兩端發力,實現了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并前瞻性地布局了戰略性新興產業,逐漸從“產品引領”走向“標準引領”。
以下為演講實錄:
今天我主要講三段話,第一段話: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建材就是靠科技創新驅動兩端發力,實現了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并前瞻性地布局了戰略性新興產業。
中國建材是全球最大的玻璃纖維生產公司,在全球的市場上占有率38%,在中國、埃及等地有制造基地,不光最大,也是最強的。同時中國建材的風電葉片也是最大,全球最長的,單片長度是147米,一組風電葉片可發電25兆瓦。這就是創新帶來的轉型升級,同時,今年國資委給我們批準的中國建材的主業,已經改成非金屬材料和資本投資,已經看不到水泥的字樣。同時今年中國建材在TFT8.5代的LCD基板獲得了國際科技發明二等獎,0.03毫米的柔性折疊玻璃在三折疊屏手機上獨家采用都是創新帶來的成果。
第二,創新帶來了很多難題,中國建材很多研究院所創造了很多科研成果,但科研成果如何度過落地的死亡谷,是一個難題。中國建材也成立了150億新材料基金去填補這個死亡谷,國資委同時出臺的文件,大力推進創投型的基金,投早,投小,投硬。
此外,在成果轉化方面,新材料在產業落地過程中也有很多難題,產品被迭代,被替代,這要求我們跟上市場的節奏,做好新產品的升級,但一旦出現替代前面的投資會全軍覆沒。中國建材的碳纖維很好,T300、T700、T800、T1000,現在已經成功線下了T1100,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隨著產業規劃化的提升,易引起新材料制造的階段性過剩,有可能失去高毛利率,甚至不賺錢的程度,但推動性價比高的材料,讓新材料進入百姓家是中國建材的擔當。
心中有個中國地圖和心中有個世界地圖差別是巨大的,前段時間去了中東,歐洲和非洲尼日利亞,中國建材是去推銷集成解決方案,無論是傳統的建材還是新材料,中國在過去幾十年商業化實踐中,已經培養起足夠的世界級競爭力,可以去做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者。
在這個過程當中,在和法國國家投資銀行CEO交談的過程當中,他說30年前,中國利用歐美發達國家的資本和技術,促進了中國的工業化,30年以后的今天,歐盟需要中國的技術和資本,來推進他們的轉型升級。很巧,兩天前法國保險公司的CEO來集團,幾乎說了同樣的話,跟大家分享的是,可能我們中國企業國際化的機會真的來了,我們中國經過幾十年超大規模的極具競爭力的商業實踐,起來的競爭力現在迎來了釋放的機會,所以我覺得為了中國式現代化,也為了每個人的詩和遠方,可能還需要繼續用我們的創新走向未來,去攻克一個又一個的市場,為企業,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回報。謝謝大家!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