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通財經APP訊——原油市場本周表現搶眼,地緣政治風險成為主導因素。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漲1.3%,報每桶75.17美元,美國WTI原油期貨則上漲1.6%,收于每桶71.24美元,兩者均創下自11月7日以來的最高結算價。
受俄烏局勢升級影響,本周兩大指標均錄得約6%的漲幅。這一表現反映了市場對地緣沖突持續升級的擔憂,以及由此帶來的風險溢價攀升。
與此同時,基本面信號相對復雜。一方面,中國原油需求反彈的預期為市場注入樂觀情緒,另一方面,美歐經濟活動的分化及美元走強對油價形成了部分壓制。
地緣風險驅動油價反彈
本周,俄烏局勢再度升級成為原油市場的核心推動力。這些消息點燃了市場的避險情緒,推動油價連續上漲。
知名機構分析師指出,俄烏沖突升級所引發的市場波動已經超過此前一年間中東地區沖突對市場的影響水平。這一地緣風險在本周助推油價大幅上漲,同時反映出能源市場對全球地緣政治形勢的敏感性。
同時,美國也加碼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針對俄羅斯天然氣工業銀行實施新制裁。這一舉措不僅進一步加劇了俄烏沖突對能源供應的潛在威脅,也為油價帶來額外支撐。
基本面因素復雜,供需格局初顯分化
除了地緣政治因素,中國需求回暖的預期是推動原油市場另一重要支撐點。最新數據顯示,中國11月原油進口量預計將出現顯著反彈。作為全球最大的原油進口國,中國需求復蘇無疑是對全球油價的利好消息。
另一方面,美歐經濟表現出現分化。根據標普全球的數據,美國綜合采購經理人指數升至55.3,這是2022年4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市場普遍預期美國新政府可能采取更加寬松的貨幣政策,為經濟復蘇注入信心。然而,與之相對的是,歐元區商業活動出人意料地急劇萎縮,制造業和服務業雙雙下滑。這一數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對歐洲經濟前景的擔憂,并對歐元構成壓力。美元指數在本周攀升至兩年來新高,雖然對原油價格形成一定的抑制,但并未逆轉整體上漲趨勢。
未來走勢展望:風險溢價短期主導,關注需求與政策
展望未來,地緣政治風險溢價仍將是原油價格的主要驅動力。在俄烏局勢持續升級的背景下,市場對潛在供應中斷的擔憂或將繼續支撐油價。短期內,布倫特原油和WTI原油或有望延續漲勢,但漲幅可能逐漸趨緩,市場也需警惕地緣局勢的進一步變化。
此外,中國原油需求的持續回升以及美國政策面信號可能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如果中國經濟活動數據進一步驗證需求復蘇,將為油價提供更強勁的支撐;同時,美國貨幣政策的動向也可能對美元走勢及原油價格產生重要影響。
綜合來看,原油市場近期走勢預計將圍繞地緣政治動態和基本面數據展開。雖然短期內風險溢價仍然占據主導地位,但投資者需留意需求面復蘇的節奏及政策環境的潛在變化,這些因素將對中長期油價走勢產生更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