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黃坤)12月12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等五部門發布《關于全面實施個人養老金制度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12月15日起,個人養老金制度從36個先行試點城市(地區)推開至全國。
“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正當其時。”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向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在36個先行城市地區落地近兩年來,總體上取得明顯成效,開戶人數快速增加,金融產品快速豐富。數據顯示,2024年6月底,個人養老金開戶人數超過6000萬戶。
“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先行城市地區落地實施,已經讓廣大居民對個人養老金制度有了更多更直觀的了解認識。同時,也為政府部門、金融部門等完善個人養老金制度、優化個人養老金金融服務積累了豐富經驗。”婁飛鵬說。
個人養老金,即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國家政策支持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個人自愿在特定賬戶存一筆錢,每年不超過12000元購買符合規定的金融產品,到達退休年齡時,又多一個養老金來源,作為基本養老保險的補充。與普通銀行理財或基金、商業保險不同個人養老金繳費可享受延期征稅的優惠政策。
為推動個人養老金保值增值,通知要求優化產品供給,在現有理財產品、儲蓄存款、商業養老保險,公募基金等金融產品基礎上,將特定養老儲蓄、指數基金納入個人養老金產品目錄。
“對金融機構而言,體驗良好的金融產品是吸引個人參加個人養老金的最好營銷方式。”婁飛鵬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全面實施,不僅為銀行帶來更多的個人客戶,而且為資本市場帶來長期投資資金,這些都是金融機構的發展機遇。
他建議,金融機構要在維護良好市場競爭秩序的基礎上,加強對金融產品的創新,特別是基金、保險、理財機構要強化投研能力建設,做好資產配置。讓個人養老金產品能夠在長期投資中獲得更高的長期收益,不僅引導個人開戶,還要引導個人投資。
“銀行作為代銷機構做好與基金、保險、理財機構的對接,豐富個人養老金產品貨架,暢通金融產品銷售渠道,為個人投資者提供更好的服務。在此過程中,也要引導個人投資者按照長期投資長期收益的理念,開展個人養老金投資。”婁飛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