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新浪財經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評等級
專題:2024中國企業領袖年會
“2024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于12月13日-15日舉行,主題為“蓄力開新局”。東潤公益基金會創始人、理事長孔東梅出席并演講。
孔東梅認為,在新的時代命題下,商業機構應該向善而行,與社會公益融合發展、互相促進,從而在推動共同富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展現更大作為。
她指出,社會維度是有關企業存亡重要維度,近年來,全球范圍內企業追求社會責任和社會價值創新,氣氛越來越濃烈。資本市場對于優質企業的評判標準也越來越完善,從CSR到ESG,都說明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可以和諧共生?!叭绻覀內タ疾焐虡I本質,就應該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否則就是不可持續的。因此,商業本身就應該向善。”
她強調,商業向善并非傳統的企業做公益,指的是企業具有利他精神,借助商業力量解決社會問題和環境問題,并通過創造社會價值,從而實現經濟價值。也就是找準公益與商業交叉部分,秉持因義而利的商業理念,共同樹立價值觀,以商業模式反哺公益,以公益價值團結社會各方力量,實現多方共贏。
對于企業來說,最主要還是要在主業上下功夫,讓社會創新,公益成為企業發展戰略一部分,把向善力量融合進企業產品和服務當中去??讝|梅指出,當企業找到核心能力和社會痛點的結合點,并由此發力,才能夠做到事半功倍,而且可以真正擁有競爭價值。
如何尋找這些結合點呢?孔東梅建議,可以從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ESG方面考慮思考。報告顯示,截止2023年7月底,我國近五成上市公司披露了ESG相關報告,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意愿和披露水平逐步提升,主動進行ESG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數量逐年遞增,可以看出SDGs為商業向善提出了指標和目標,是全球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景。
此外,孔東梅還提到,在這個前沿技術日新月異,商業文明加速到來,人類社會追求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歷史時期,培養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未來人才迫在眉睫。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協同發展,發展未來產業基礎在教育,突破在科技,關鍵在人才,要暢通教育,科技,人才的循環,以源源不斷高質量人才輸入推動生產力向前發展。教育要主動響應,并且是前瞻性響應時代變革需求,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教育發揮著基礎性、全局性、先導性的作用,是連接科技、人才、創新等方面的重要因素和紐帶。
最后,孔東梅強調,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時期。商業向善創新發展是面對時代考題一份答卷,也是高質量發展路上一份機遇?!拔磥砥诖虡I與公益的融合發展更加廣泛全面,從而有力地推動環境、經濟、人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新浪聲明:所有會議實錄均為現場速記整理,未經演講者審閱,新浪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