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逸賞金融)
平安觀點
1、基金互認新規發布,銷售規模有望擴大。12月20日,中國證監會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今年以來,我國資本市場與香港的互惠互通政策持續落地,4月19日,證監會發布5項資本市場對港合作措施,6月14日,證監會正式發布《香港互認基金管理規定(修訂草案征求意見稿)》,正式稿的出臺標志著資本市場制度型開放的穩步落地,香港與內地互通機制的完善有利于拓寬外資入市渠道,進一步豐富居民投資工具。
2、消費金融行業迎新規,嚴監管態勢明確。12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修訂發布《消費金融公司監管評級辦法》。近年來,消費金融行業監管政策頻出,本次《評級辦法》的修訂發布實施,有利于完善消費金融公司風險監管體系,提升分類監管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引導消費金融公司堅守專業化消費信貸功能定位,強化風險防控意識,結合今年出臺的《消費金融公司管理辦法》來看,監管思路逐步細化,監管方向更聚焦于業務本身,更符合年初以來持續提到的“將一切金融活動納入監管”的思路之中,行業有序發展也將持續性賦能實體經濟發展。
3、資金運用再規范出臺,險資償付壓力有望緩解。12月20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4號-第6號)》與《關于延長保險公司償付能力監管規則(Ⅱ)實施過渡期有關事項的通知》。從保險資金運用角度來看,本次是繼15年,監管部分發布《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指引》以及《保險資金運用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號-第3號)》以來,進一步強調了保險資金運用管理機制和流程,持續性強調風控和投資標的的篩選和管理,強監管背景下行業投資效率有望得到有序提升。從償二代二期工程來說,過渡期進一步延長,行業整體償付能力壓力有望得到緩釋,監管強調按照一司一策原則確定過渡期政策,有望緩解險資企業潛在“利差損”風險,加強償付能力管理,提升行業整體的資本補充能力。
4、投資建議:(1)銀行:站在銀行股投資角度,我們繼續提示投資者關注銀行板塊作為高股息標的的配置價值。持續降息以及“資產荒”愈發嚴重對銀行經營負面影響較為顯著,但在股票配置層面,無風險利率的持續下行也使得銀行基于高股息的類固收配置價值進一步凸顯。銀行板塊近12個月平均股息率相對以10年期國債收益率衡量的無風險利率的溢價水平處于歷史高位,且仍在繼續走闊,股息吸引力持續提升。板塊靜態PB僅0.64倍,對應隱含不良率超15%,安全邊際充分。
(2)非銀:1)保險:利率中樞下行、保險競品吸引力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A股主要上市險企的凈利潤與NBV實現較大幅增長。保險股股息率較高、2024全年有望延續負債端改善之勢,目前行業估值和持倉仍處底部,看好行業長期配置價值。2)證券:近期市場景氣度改善、交投活躍度維持高位,板塊從估值到業績均具備β屬性,全面受益。長期看資本市場新一輪改革周期開啟,券商仍有較大發展增量空間。當前證券指數(申萬II)PB為1.49x,位于過去十年分位點44%。
評級說明及聲明
股票投資評級:
強烈推薦 (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20%以上)
推 ? ? ? 薦 (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強于市場表現10%至20%之間)
中 ? ? ? 性 (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相對市場表現在±10%之間)
回 ? ? ? 避 (預計6個月內,股價表現弱于市場表現10%以上)
行業投資評級:
中 ? ? ? 性 (預計6個月內,行業指數表現相對市場表現±5%之間)
公司聲明及風險提示:
負責撰寫此報告的分析師(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報告確認:本人具有中國證券業協會授予的證券投資咨詢執業資格。
平安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備證券投資咨詢業務資格。本公司研究報告是針對與公司簽署服務協議的簽約客戶的專屬研究產品,為該類客戶進行投資決策時提供輔助和參考,雙方對權利與義務均有嚴格約定。本公司研究報告僅提供給上述特定客戶,并不面向公眾發布。未經書面授權刊載或者轉發的,本公司將采取維權措施追究其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