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獨門股的拉動下,五家小公募旗下產品或承包2024年度基金業績排名五強。
在2024年度基金業績排名大戰中,排名前十的基金經理同質化的交叉持股,使得爭奪前十乃至前五強產品大多出現業績差距甚微局面;在2024年僅剩兩個交易日之際,因為持股的高度雷同,五強業績差距最低只有0.01個點,這也使得“我有你無”獨門股成為決定最終排名的核心,使得獨門股在最后階段往往出現暴力拉升異象。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度業績排名對資產規模的引流,幾乎只發生在冠軍基金身上。多只業績排名遙遙領先的基金產品,在業績排名飆升后反而出現規模顯著縮水,甚至規模已長期低于基金合同所規定的條件。
小公募成就年度業績大玩家
在年度業績排名最后兩個交易日之際,小公募贏得了大部分席位。
按最新披露的基金凈值數據顯示,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旗下的大摩數字經濟基金將提前鎖定2024年度的總冠軍,該基金截至目前的年內收益率高達75.90%。這一收益率較當前業績第二名的收益率高出約20個百分點。后者為來自財通基金旗下的財通景氣甄選基金,年內收益目前為56.85%。考慮到差距高達20個點的事實,按兩只產品基金最近一個月的日均凈值波動推算,大摩數字經濟基金將穩穩獲得最終的年度冠軍。
雖然冠軍排名按當前業績懸殊的事實被提前鎖定,但公募基金業績亞軍、季軍和第四名、第五名的爭奪仍十分激烈,彼此間的業績懸殊微弱。目前排名第三的是德邦基金旗下的德邦鑫星價值基金,年內收益率目前為54.73%,這較當前業績第二的財通景氣甄選基金僅落后兩個百分點。此外,目前排名第四的基金產品來自中航基金公司旗下的中航機遇領航基金,該產品的年內收益率為54.72%,這意味著當前的第四名與第三名之間的業績差僅有0.01個百分點。排名第五的產品來自國融基金旗下的國融融盛龍頭基金,該基金目前收益率為54.52%,與當前排名第四的中航機遇領航基金也僅有0.2個百分點的微弱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在最后業績沖刺的兩個交易日,進入全市場基金業績五強的產品全部來自小公募基金公司,且考慮到除最終冠軍可按日均凈值波動推算,本年度冠軍落定摩根士丹利基金已無懸念。排名第二至第五的基金產品則因彼此業績差距微弱,意味著在最后兩個交易日內,其余四家小公募爭奪亞軍和季軍將變得白熱化。
基金獨門股規避同質化業績
在基金經理股票同質化交叉持倉越來越明顯、彼此業績緊咬不放差距微弱的背景下,獨門重倉股成冠軍爭奪戰中的決定性因素。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排名全市場業績五強的五只基金,其核心重倉股大同小異,同質化特征明顯,中際旭創、新易盛、天孚通信、滬電股份這四大股票,是上述五只基金產品的共同重倉股,這也使得前五強中的大部分產品之間業績差距幾乎可以忽略,甚至大摩數字經濟基金在一個月前也曾出現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縮小到極為微弱的事實。
但在最后一個月,大摩數字經濟基金突然將其與第二名的業績差距拉高到20個點,使其強勢提前鎖定冠軍寶座,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該基金獨門重倉股的發力——倉位占比達4.64%的潤澤科技。該股在2024年度最后一個月的累計漲幅高達64%,這一漲幅遠遠超過同期4只同質化重倉股的表現。
在最后兩個交易日,突然闖入三強的德邦鑫星價值基金,它的核心重倉股與其他幾只產品也大致雷同。但該基金產品業績的突然發力,也同樣來自獨門重倉股——沃爾核材,該股在最后一個月內股價狂漲約60%,直接導致該基金年內業績不僅快速進入三強,還使得與第二名之間的差距縮小到微弱地步。
業績引流規模只在冠軍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基金業績排名中的資產規模引流,幾乎只發生在冠軍基金產品上,不少排名靠前的基金產品規模增長表現不及預期,甚至業績遙遙領先后反而出現規模縮水和清盤的風險。
根據基金披露的定期報告顯示,提前鎖定冠軍的大摩數字經濟基金,其在今年年初的資產規模僅約為1.98億元;到今年第三季度末,這只基金的規模已躍升到18.23億元,在短短9個月的時間內規模增長超過8倍,成為今年基金業績排名爭奪戰的規模最大受益者。
相比之下,目前排名第二的財通景氣甄選基金,在今年前9個月內甚至出現規模的反向縮水。今年年初,財通景氣甄選基金資產規模為2.2億元,但到今年第三季度末,該基金的資產規模卻下降到了1.52億元。此外,目前排名第三的德邦鑫星價值基金在今年年初的規模約為0.28億元,到今年第三季度末,其規模也僅增加了900萬元至0.37億元。排名第五的國融融盛龍頭嚴選基金,甚至在前三季度內出現規模的大幅度下降,從年初的超20億元銳減到7.4億元。
基金跨年挖掘兩大賽道
在年度基金大戰即將落幕之際,多個業績排名進入全市場前列的基金公司,紛紛開始布局新機會。
依靠AI與半導體賽道鎖定本年度冠軍的摩根士丹利基金公司,或將在跨年行情中進行適度的調倉。該基金公司人士指出,從短期而言,提振消費成為2025年的經濟工作重點,相信消費仍會出現脈沖性的上行機會。從長期角度看,消費的增長取決于居民的收入增速和收入預期,當前居民的收入增速依然偏弱,過去幾年的購房者資產負債表受損,消費增長中樞回升將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因此,消費板塊近期大幅上漲之后,未來需要觀察下一步的政策效果,判斷2025年仍有會有階段性機會。
不過,科技賽道在該基金公司看來仍將是持續挖掘的核心。摩根士丹利基金人士指出,歷史上看,美聯儲降息的預期總是搖擺不定,預計未來的降息預期會在25bps和75pbs之間反復,由于降息預期難以形成一致預期,其對A股的影響力相對也會較小。在市場平穩運行的狀態下,具備強大產業邏輯的領域一定會受到投資者重視,幾個方向值得持續關注:一是AI應用,過去幾年AI算力快速發展,相關上市公司業績實現了高速增長,預計明年仍有望持續較快增長,AI基礎建設日臻完善,這為應用的突破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即便沒有很快實現顛覆性創新,眾多的微創新也會層出不窮,AI應用的關注度將會持續提升;二是困境反轉,包括軍工、新能源、醫藥等,這其中部分行業拐點屢次延后,并對投資者的信心造成重創,但我們根據近期行業政策深入分析,拐點臨近的概率在提升;三是國內新興領域的優勢產業,從海外相關國家的產業發展脈絡看,制造業大國的優勢產業一旦實現海外市場的突破,很難在短期內被阻斷,當前我國在多個領域存在這種優勢,且空間不斷擴大。
今年基金排名進入全市場前列的中歐基金也強調,由于刺激政策的效果、基本面的拐點和海外地緣的預測度偏低,使得市場更關注盈利基本面的權重股并未因更積極的政策定調而上漲。在當前階段,政策的態度比政策的效果對市場影響更顯著。考慮到未來兩個月間高頻數據和政策逐步進入空窗期,且國內機構資金面或難出現顯著好轉,市場當前的分化可能將持續,這意味著指數的反彈空間可能受限,但中小市值股票可能受益于高成交額帶來的情緒溢價進一步走強。
與摩根士丹利基金對明年賽道機會判斷類似,中歐基金人士強調消費與科技明年機會持續凸顯,慮到經濟基本面的復蘇節奏、政策的潛在刺激方向,或可以通過三條主線把握明年的市場機遇:首先為內需復蘇主線,涉及行業中估值彈性較大的是食品飲料、業績彈性較大的是房地產、政策彈性較大的是醫藥,以及內需消費升級相關的服務消費、品質必需消費與潮玩可選消費;其次為再通脹主線,伴隨央行“促進物價合理回升”的政策表態,關注PPI修復預期帶動的周期品,尤其是中國定價權更強的鋼鐵、煤炭和鋁等;最后把握高景氣科技領域的產業迭代趨勢,關注AI、儲能和各類長驗證周期的題材如國產替代和商業航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