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開年A股出現調整,不過每日成交額持續在萬億元以上。有業內人士認為,調整源自多方面因素影響,比如短期內市場缺乏明確主線,資金存量博弈;受地緣政治及外圍市場影響;長假前效應等。
Wind數據顯示,股票ETF在首周獲約342億元資金凈流入,多只寬基ETF持續迎來資金青睞。社保、保險等長線資金持續流入,積極布局,此外,券商、量化等境內專業機構和外資在近兩日市場大跌情況下逆市增持數百億元。
有券商分析師認為,自從9月下旬增量政策密集出臺以來,市場的悲觀預期已經得到一定程度的扭轉,在未來經濟指標回暖逐步得到確認后,A股有望形成中長期震蕩上行的趨勢。另有基金公司稱,近期多度的增量政策有望對基本面形成實質性支撐,中長期A股仍具較高配置價值。
就在近日,政策層面頻傳好消息。央行3日發布消息稱,將根據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和金融市場運行情況,擇機降準降息。同時,要用好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和股票回購增持再貸款等新設立工具,維護資本市場穩定。
多路資金逆市增持
2025年開年投資者出現避險情緒,但A股并不缺乏機會。
券商中國記者從業內人士了解到,2025年首周社保、保險等長線資金持續流入,券商、量化等境內專業機構和外資也在積極布局,在近兩日市場大跌情況下逆市增持數百億元,重點買入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興成長行業,表現出對后市的較強信心。
ETF方面,數據顯示資金持續買入。券商中國記者統計Wind數據顯示,市場股票ETF在1月2日—3日期間迎來約342億元的資金凈流入。其中,有18只股票ETF獲得資金凈流入超過5億元。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首周就吸引了41.31億元資金凈流入,“吸金”規模排名第一。國泰中證A500ETF、南方中證100ETF、華夏科創50ETF分別“吸金”34.07億元、31.52億元、30.03億元。從上述ETF類型也可看出,投資者持續看好寬基ETF。在行業主題ETF方面,國聯安半導體ETF、華夏芯片ETF在首周分別吸引近13.54億元、8.59億元的資金凈流入,排名靠前。
另值得注意的是,增量資金還將陸續入場。1月2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顯示,根據參與機構需求情況,第二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于當天完成招標,本次操作金額為550億元。
分析師看好中長期A股上行趨勢
在歲末年初之際,多家機構對2025年A股走勢實際上持樂觀態度,預計市場將呈震蕩上行格局。
開源證券策略首席韋冀星認為,2025年國內要素重要性將大于海外要素,股市將進入慢牛的第二階段,績優定價回歸,無需過分恐高。
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求索則表示,市場中期底部可能在2024年已經出現,2025年投資者風險偏好將好于2024年,結構性機會將增多。
東莞證券研究所所長助理費小平認為,當前估值處于相對歷史低位,業績和估值具備修復空間。隨著貨幣、財政及產業政策不斷發力,2025年上半年市場整體環境有望繼續改善,市場有望繼續向上演繹。
多家頭部外資機構此前也稱,看好2025年A股走勢,認為近期國內政策的調整有力提振了市場信心。比如高盛表示,由于市場已消化貿易爭端風險,中國股市2025年面臨的下行空間有限,而國內刺激措施為進一步下跌提供了緩沖。
港股大爆發,隔夜中國資產接力飆漲!資金密集涌入,港股互聯網ETF(513770)份額超39億份續刷新高
超百億主力資金狂涌!重倉軟件開發行業的信創ETF基金(562030)猛拉3.24%,贏時勝、拓爾思20CM漲停
創業板人工智能ETF華寶(159363)溢價下跌2%,資金實時增持3800萬份!機構:持續關注AI全產業鏈機會
調整就是機會!機構大動作調倉,近30億資金爆買這只行業主題ETF,而熱門的芯片、半導體卻被悄然拋售
最受青睞ETF:上周華夏科創50ETF獲資金凈申購36.02億元,易方達創業板ETF獲資金凈申購22.9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