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婷 趙毅 深圳報道
趙毅 “2025年首周(2024年12月30日—2025年1月5日)在元旦假期的助力下,我們門店二手住宅簽約量環比增長5%,是近三周的新高。”位于深圳的一家房地產中介連鎖機構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在2024年四季度政策密集出臺的影響下,該機構亦認為2025年1月二手住宅總體成交有望出現同比增長。
上述境況是當下深圳樓市的縮影。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深圳二手住宅網簽54487套,同比增長66%,達到近四年最高點,遠超2021年網簽量。事實上,自2024年房地產政策打出“組合拳”以來,尤其是9月出臺放松限購政策、優化首付款比例等一系列措施,樓市出現積極變化。在廣州,2024年全市二手住宅交易占比首次超過一手住宅。
克而瑞分析指出,在二手住宅成交方面,一線城市是2024年9月房地產新政“直接受益者”,北上廣深在2024年四季度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環比均增長約50%。
中指研究院指數事業部分析師孟新增對記者表示,展望2025年,二手房價格止跌、新房銷售企穩或是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的關鍵標志。
交易量沖高
“受契稅優惠政策推動,2024年12月廣州市二手住宅市場活躍度持續,網簽量維持在1.1萬宗以上水平。”在2024年最后一天,廣州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了上述數據。據統計,2024年12月,廣州市二手住宅網簽11494宗,網簽面積117.16萬平方米,環比分別增長0.67%和5.56%,同比分別增長17.33%和17.83%。
上述表現離不開政策托底。2024年9月底,廣州在四個一線城市中率先宣布全面取消住房限購政策,并落地一系列房地產利好措施。2024年10—12月,廣州二手住宅交易量連續3個月保持萬套以上。其中12月創下2024年年內的成交新高,且在近三年的二手房成交中,僅次于2023年3月12260套,位居第二。
從全年情況來看,根據廣州市住建局發布的數據,2024年廣州二手住宅交易登記面積為925.33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1.3%,占住宅市場成交總量的53.3%,首次超過了一手住宅。廣東省城規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表示,當前二手住房在性價比、配套成熟度上仍有一定的優勢,預計在一定時間內仍將對樓市產生主導作用。
二手住宅成交回暖的跡象亦出現在深圳樓市中。據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統計,2024年,深圳二手房(含非住宅)錄得量重新站上6萬套關口,其中二手住宅成交占比整體呈現持續回升態勢,錄得量占比為85.3%,較2023年增加1.8個百分點。“在樓市持續出臺優化政策的影響下,住宅類別市場需求有所回升。”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方面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4年,二手住宅市場重回深圳樓市主導地位。據樂有家研究中心統計,2024年,深圳全市一、二手住宅成交占比接近4∶6,其中二手住宅網簽占比為59%。在此之前,深圳樓市交易量以新房為主,占比約60%,到2023年降至50%左右。
與此同時,深圳市民近年買房的面積有所擴大。樂有家研究統計顯示,2024年深圳成交二手住宅套均面積約為97平方米,是近五年最高水平,套均總價約為609萬元,比2023年增加86萬元。
市場以價換量
二手住宅交易量創下階段性新高背后,市場成交仍由“以價換量”帶動。
記者在走訪中注意到,此前廣州二手住宅價格持續調整。有業主在2024年2月廣州放開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購后,將其擁有的一套位于廣州市荔灣區面積約121平方米的二手房掛牌價從600萬元調低至498萬元,降價幅度超100萬元。與此同時,在房地產交易平臺上掛出的一套天河區近200平方米的三居室漲價200萬元。“業主降價賣房的原因之一是想快點置換,漲價也是因為業主看好市場,就看客戶買不買單了。”房產中介周豪(化名)對記者表示。
根據合富研究院發布的報告,2024年,廣州二手住宅市場對位于中心城區的中低價位物業的需求增加,海珠區、越秀區和荔灣區等老城區的一些“二手上車盤”(總價在200萬—300萬元之間)得到較多關注。
樂有家門店向記者提供的該門店簽約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二手住宅成交均價為6.3萬元,同比下降3%,但降幅比2023年(同比下降12%)收窄,2024年二手房價出現回穩趨勢。從深圳全市情況來看,南山區和龍華區2024年四季度二手成交均價同比2023年四季度“止跌”,羅湖區、福田區、寶安區、龍崗區和坪山區2024年四季度價格同比降幅在1%—3%之間,僅有個別交易量較少的區域價格同比跌幅較大。2024年,深圳房價超過10萬元/平方米的片區仍然只有兩個,分別是安托山片區和深圳灣片區。
樂有家研究中心指出,2024年,深圳128個片區的業主報價下滑,最大降幅15%,跌幅超過10%的片區占比30%。“當前,深圳房價仍處于盤整期,未來半年仍將有所波動,但在‘量增’的推動下,價格整體勢頭向好。”
孟新增對記者表示,2024年,二手房市場以價換量為主。根據中國房地產指數系統百城價格指數,2024年百城二手住宅價格累計下降7.26%,跌幅較2023年擴大3.73個百分點,其中一季度百城二手房價累計下降1.48%;二季度、三季度累計分別下降2.16%和2.13%;四季度在政策發力帶動下,百城二手房價格累計跌幅收窄至1.69%。分城市來看,一線城市房價回穩明顯,深圳在2024年11—12月房價呈連續上漲態勢,結束之前連續下跌局面;北京、上海和廣州房價跌幅較此前明顯收窄。2024年12月,百城二手住宅均價為14203元/平方米,環比下降0.53%,已連跌32個月。
支撐新房市場
相比之下,廣深樓市的新房成交熱度雖不及二手市場,但也出現一些積極變化。
據廣州市住建局方面披露,2024年廣州住宅市場成交總體穩中有升,其中一手住宅成交量降幅持續收窄。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廣州全年全市住宅交易面積為1734.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8%,其中一手住宅網簽面積809.27萬平方米,同比下降3.7%,降幅比三季度末收窄17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12月,廣州全市一手住宅去庫存周期16個月,比2023年末縮短0.6個月,比2024年三季度末縮短3.4個月。
據合富研究院統計,近三年,廣州新房成交面積均維持在800萬平方米左右,新房以滿足改善需求為主,存量房(即二手住宅)更偏向于滿足剛性需求。
李宇嘉認為,一方面,二手房在戶型、學位、價格等方面的優勢依然存在,這是其在樓市中繼續占主導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若二手房交易循環加快,有助于“賣舊買新”,這將會帶動新房交易,對新房市場形成支撐。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去庫存”成為全國樓市重中之重,廣深樓市的新房供應亦有所放緩。據合富研究院統計,2024年廣州全市新增預售面積614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9%。樂有家研究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24年,深圳新增一手住宅預售面積546.6萬平方米,同比下降6.2%;預售網簽面積389.9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21%。在供應減少、銷售增長的背景下,2024年年末深圳一手住宅預售庫存面積減少至398.9萬平方米,同比下降23%。
孟新增分析指出,本輪周期市場復蘇路徑或表現為“從二手房量升到二手房價止跌再到新房銷售量穩、新房房價止跌”。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發展謀篇布局之年,各項政策加力有望帶動市場預期修復,但房地產全面回穩仍面臨一些挑戰,整體或仍處于筑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