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營報
本報記者 陳靖斌 廣州報道
近期,寧德時代的赴港二次上市計劃終于得到了官方確認,標志著這家全球領先的電池制造商在資本市場戰略上邁出了重要一步。公司發布公告稱,計劃通過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并申請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此舉的核心目標不僅是推動寧德時代的全球化戰略,還意在建立更加國際化的資本運作平臺,進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寧德時代赴港二次上市的決策,源于其在全球市場擴張過程中對資金需求的急劇增長。隨著公司加大在全球范圍內的產能布局,尤其是在歐洲及其他關鍵市場的投資,資本需求顯著增加。目前,寧德時代已在海外建成三座電池工廠,分別位于德國、匈牙利和西班牙。尤其是匈牙利工廠,其投資額超過人民幣500億元,而西班牙工廠的總投資預計將達到人民幣309億元。
盡管寧德時代在全球電池市場中處于絕對領先地位,尤其在裝機量和市場份額方面穩居第一,但其在海外市場面臨的競爭壓力依然不容小覷。特別是在與日韓動力電池廠商的競爭中,寧德時代的領先優勢日益縮小。以LG新能源為例,寧德時代與其之間的差距僅為1.5 GWh(吉瓦時),競爭態勢愈發緊張。此外,國內的比亞迪和中創新航也在電池領域實現了超高速增長,特斯拉等全球巨頭的“搶生意”更是加劇了這一壓力。
面對如此復雜的競爭格局,寧德時代如何應對日益加劇的市場挑戰,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中國經營報》記者聯系寧德時代方面采訪,但截至發稿時,尚未收到公司進一步的回應。
赴港上市加速全球布局
2024年12月26日,寧德時代宣布計劃發行H股并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這次上市計劃涉及發行港股數量不超過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5%,同時設有不超過15%的超額配售權。此次上市的資金將主要用于推動寧德時代的國際業務擴展、海外項目建設以及補充境外運營資金等。根據公司發布的公告,具體的發行時間和規模將在2025年1月17日召開的臨時股東大會上公布。
寧德時代的這次赴港上市,并非突如其來的決定。事實上,隨著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產能的擴展,尤其是在歐洲市場的持續投入,資本需求也隨之增加。2024年12月,寧德時代與全球汽車制造巨頭Stellantis集團簽署了合資協議,計劃在西班牙共同出資建設一座大型磷酸鐵鋰電池工廠。這座位于西班牙薩拉戈薩市的工廠預計投資規模達到40.3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309億元),將成為寧德時代在歐洲的首座合資工廠。與此同時,寧德時代在歐洲的布局也在逐步擴大,德國和匈牙利的工廠已經投入運營或正在建設中。
寧德時代在歐洲的擴展步伐可追溯至2018年。當年,寧德時代與德國圖林根州政府簽署協議,計劃在該州埃爾福特市建設電池生產基地以及智能制造技術研發中心。德國工廠的投資額約為18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32億元),初期規劃產能為14GWh。隨著2023年1月德國工廠的正式投產,寧德時代成為首個在海外投產的中國動力電池制造商。
緊接著,寧德時代于2022年宣布在匈牙利投資建設新能源電池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額不超過73.4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35億元),規劃產能為100GWh。預計該工廠的一期建設將在2023年完成,整體建設將在2025年左右投產。寧德時代歐洲地區運營總監Jason Chen表示,匈牙利新工廠的投產將在2025年下半年實現。
寧德時代的赴港上市計劃,是公司應對國際擴張帶來的資金需求壓力的重要舉措。為了支持全球化戰略,寧德時代在融資方面進行了多方嘗試。
早在2023年,寧德時代就曾計劃在瑞士發行全球存托憑證(GDR),但由于國內監管機構對募資規模的擔憂,最終該計劃被暫停。同年11月,路透社報道稱,寧德時代已經開始考慮在香港上市,并與財務顧問展開了討論。香港作為全球資本市場的重要樞紐,其相對寬松的監管政策使得寧德時代能夠更靈活地籌集資金,以滿足其在全球范圍內擴展的資金需求。
海外競爭壓力加劇
記者注意到,寧德時代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壓力逐漸加大,尤其是在面對日韓動力電池廠商的激烈競爭時,其在海外市場的布局急需更多資金支持。這種壓力不僅來源于海外市場的擴張需求,還與日韓廠商在技術創新和產能擴張上的快速跟進密切相關。為了應對這一挑戰,寧德時代不得不尋求更多資金注入,以加強其在全球市場,尤其是在供應鏈領域的競爭力。
韓國市場調研機構SNE Research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1—10月,全球動力電池裝機量達到了約686.7 GWh,同比增長了25.0%。其中,寧德時代以252.8 GWh的裝機量穩居全球第一,同比增長28.3%,市場份額達到了36.8%。預計寧德時代將連續第八年保持全球裝機量第一的位置,領先優勢明顯,且遠超排名第二的比亞迪(115.3 GWh,市場份額16.8%)。
然而,從海外市場的表現來看,寧德時代面臨的挑戰日益加劇。2024年1—10月,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動力電池裝機量為76.6 GWh,排名全球第一,海外市場份額為26.4%。但這一優勢與韓國LG新能源的差距僅為1.5 GWh,市場份額相差不到1個百分點(LG新能源的海外市場裝機量為75.1 GWh,份額為25.9%)。這意味著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的競爭地位并不穩固,尤其是在日韓廠商的激烈競爭中,領先優勢相對較弱。
此外,韓國SK On、日本松下和韓國三星SDI等廠商也在海外市場占據了重要份額。2024年1—10月,SK On的海外裝機量為31 GWh,市場份額為10.7%;松下為28.4 GWh,市場份額為9.8%;三星SDI為26.2 GWh,市場份額為9%。可以看出,寧德時代在海外市場不僅面臨著來自日韓廠商的直接競爭,還需要應對它們在技術創新和產能擴張方面的持續跟進。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寧德時代在全球市場的份額有所提升(增加0.9個百分點),但在除中國外的海外市場,其市場份額卻下降了1.2個百分點,增長率僅為7.8%。相比之下,比亞迪和中創新航的增速遠超寧德時代,尤其是中創新航,其裝機量在2024年增長近四倍,而特斯拉也在逐步搶占市場份額,成為第九大動力電池供應商。
這種競爭加劇的局面使得寧德時代迫切需要更大的資金支持,以確保其在全球范圍內的持續擴張和應對來自日韓廠商的壓力。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報告指出,參考近期通過A+H股發行的上市公司,其A股股價折讓幅度在10%至20%之間,因此預計寧德時代此次H股募資規模將介于68億至77億美元之間,遠高于此前市場傳聞的50億美元。
若寧德時代成功募資77億美元,其IPO募資規模將超越郵儲銀行,成為港股歷史上募資第七大的公司。摩根士丹利認為,盡管寧德時代目前已持有約208億美元的現金儲備,但此次募資所獲得的新增資金,將極大地促進其全球產能布局,尤其是匈牙利廠房的擴建以及與Stellantis在西班牙共同建設的50GWh產能工廠等項目。
經濟學家兼新金融專家余豐慧向記者表示,寧德時代選擇此時赴港上市,一方面是為了借助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增強其全球資金實力;另一方面,這一舉措將有助于提升公司在國際市場的品牌影響力,尤其是在面對日韓動力電池廠商的競爭壓力時,香港的上市平臺能夠為其全球化戰略提供有力支持。
北京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也指出,寧德時代選擇此時赴港上市,顯然是其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香港上市,寧德時代不僅能夠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還能通過吸引國際資本和引進先進的管理經驗,進一步提升其全球競爭力。王鵬認為,這一舉措將有助于寧德時代鞏固其在全球動力電池市場的領導地位,推動公司國際化進程,最終增強其在全球市場中的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