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震蕩。
券商中國記者近期采訪多家券商資管發現,券商資管普遍對于2025年的A股市場保持樂觀積極,認為市場中樞有望在政策呵護下逐步抬升。主題與風格方面,紅利資產及科技成長受到了諸多券商資管的一致青睞。
從券商資管2025年的產品布局來看,權益投資仍是各機構的業務重點,不少機構稱將加大紅利、新質生產力、價值等風格的權益類產品布局。
有望震蕩上行!機構一致看多A股
整體來看,受訪的券商資管一致看好2025年A股市場,認為政策發力下企業基本面有望改善,股市中樞有望上行。
東方紅資產管理權益研究團隊認為,2025年寬貨幣+寬財政的環境下,大類資產配置有望進入對股票更有利的環境。當前,股市回報逐步走向穩定且可預期,有望吸引居民財富再配置,“存款搬家”可能成為股市的增量資金來源。
“過去幾年經濟增長的成果未充分體現于A股。過去5年名義GDP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9%,但同期股市年均復合回報率僅3.9%。由于宏觀和微觀流動性改善,市場整體有望呈現震蕩抬升的格局;若盈利修復‘接棒’,有望迎來戴維斯雙擊的大牛市。”東方紅資產管理權益研究團隊稱。
“當前我國宏觀政策基調發生變化,財政貨幣政策刺激加碼,股市底層邏輯邊際變化,支撐股市中長期上行。A股相對于全球其他主要市場仍有估值折價,未來上漲空間較大。科技成長具備最通順的邏輯,同時關注‘兩新’、‘兩重’結構性政策支持的板塊行業和供給側改革后龍頭出清的邏輯。”國泰君安資管相關人士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
“我們看好2025年的股市表現,在政策不斷加碼落地和流動性充裕的背景下,A股有望保持震蕩上行態勢。”光證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
“乍暖還寒時候,最當保持樂觀,相信未來可期。”國信資管權益團隊告訴記者,展望2025年,在政策的呵護下,不論是分母端的流動性,還是分子端的基本面回暖、分紅提升,A股中樞均具備上行的動力。
國信資管認為,自上而下看,市場中期有望沿著“政策發力→經濟數據改善趨勢確立→企業盈利兌現”三步走。當前仍處于第一階段,期間市場或將隨政策預期曲線而波動,以結構性機會為主。自下而上看,個股有望沿著“低估→安全→合理→成長”路徑演繹,2024年9月24日以來已完成了超跌修復,當前大部分個股的估值已修復至“合理”階段,后續“從合理到成長”的演繹則需觀察政策帶來的盈利提速和歲末年初的估值切換。
國金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對股票市場仍持相對積極的態度,原因有三方面:一是此前高層會議定調2025年貨幣政策“適度寬松”,預計流動性將保持充裕;二是財政政策更加積極,后續狹義、廣義赤字率均有望擴張,從而有望帶動A股基本面改善向好;化債、地產領域相關政策也有望撬動新一輪信用上行周期;三是資金面改善,保險與居民配置有望成為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而凈減持和IPO募資均處于近年來低位。
低利率環境下,A股配置性價比彰顯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當前的股債性價比,也是不少券商資管青睞權益資產的重要原因。
東方紅資產管理權益研究團隊認為,在存款利率持續下降、債券收益提前透支2025年空間的背景下,或推動居民存款“搬家”至權益資產。
中泰證券資管組合投資部首席投資經理唐軍告訴記者,從相對配置價值來看,低利率環境下銀行理財、債券基金等固收類資產的預期收益率將明顯下降,而A股的風險溢價接近歷史高位,這意味著A股的相對配置價值較高。
“2025年A股寬幅震蕩、重心逐步抬升的可能性較大。”唐軍稱,從宏觀基本面來看,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持續發力下,經濟有望逐步企穩復蘇,上市公司的盈利有望改善。同時,也要考慮到政策效果的顯現需要一定的時間,投資者的預期和信心改善也是一個逐步且有所反復的過程。
財通資管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考慮到通脹水平較低,當前實際利率水平或還有較大下降空間,判斷長端國債利率或會進一步創新低,而無風險利率下行對含權產品也帶來支撐,A股或將受益于無風險利率下行和積極財政政策帶來的提振,可能迎來階段性和結構性行情。A股本輪盈利周期的“二次探底”有望確立,但2025年的業績改善彈性依然需要等待更多政策信號釋放。
紅利+科技成長受青睞
在配置方面,券商中國記者了解到,紅利資產受到了諸多券商資管的一致青睞。
例如,國信資管權益團隊向記者表示,看好紅利資產的表現,低利率時代下中證紅利指數股息率高于5%更具吸引力,且A股仍在持續提升分紅比例,疊加保險資金和紅利ETF資金的持續流入,都在提升著紅利資產的勝率。另外紅利股作為經濟的核心主體,同樣也將受益于經濟改善。
國金資管也稱,伴隨紅利相關利好政策出臺疊加無風險收益率下行,固收類投資者逐步面臨“資產荒”的情境,險資等有望成為權益后市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而其在權益領域更加偏好紅利板塊,如銀行、交運、公用事業等穩健高股息品種。
與此同時,AI及科技成長也被諸多券商資管機構所看好。
光證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的AI產業大概率是較有想象空間和不斷孕育投資機會的一個重要方向。同時,關注國內消費補貼下部分內需企穩反轉、疊加出口競爭力持續體現的一些消費細分領域,比如乘用車整車及零部件、電動兩輪車等機會,在總體消費逐步企穩向上的背景下,業績和估值彈性都具有較好的性價比。
另外,光證資管還認為,制造業也有一些結構性機會,例如受AI等新興需求拉動影響的電網設備制造商,兼具產品出海能力及全球性競爭力的專用機械類公司,新能源產業中供給出清較為徹底的行業主體等等。“整體來說制造業目前估值相對不高,需要精選其中需求端額外提振或供給端較早化解產能過剩的結構性機會。”
財通資管則重點關注三個方向的相關標的:一是科技硬件和出海制造延續占優格局;二是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貴金屬等在正常基數下維持增長;三是進入經營周期探底、有望出現“困境反轉”的行業,如受益于政策刺激的“兩重”“兩新”、供給收縮出清的磷酸鐵鋰等新能源細分板塊、軍工等。
國泰君安資管建議,采用“杠鈴型”策略,科技成長風格在國家政策的不斷支持和大廠資本開支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有望持續占優,紅利風格在債券收益率不斷下行的情況下仍有性價比。在行業推薦上,通信設備、半導體、消費電子、家居、軍工行業值得關注。此外,港股通高息精選指數的股息率高于中證紅利,因此或更有配置價值。
唐軍也稱,低利率環境下紅利類資產的吸引力大概率將持續。此外,唐軍還提到,在貨幣寬松而信用擴張尚未恢復的前期,金融屬性更強的科技成長、主題類投資可能反復活躍。而在信用擴張明顯恢復時,順周期、消費等權重股的上漲空間有望打開。
持續豐富主動權益產品線
券商資管每年的產品布局,展示了該機構的年度業務重心。多家券商資管接受券商中國記者采訪時表示,權益投資乃公司2025年布局重點,不少公司稱將加大紅利、新質生產力、價值等風格的權益類產品布局。
財通資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權益投資方面,公司目前已形成涵蓋全市場投資產品以及科技主題、醫藥主題、消費主題、指數增強等產品的多元產品線。2025年公司將繼續加大對全市場投資和新質生產力相關主題權益基金的布局,豐富產品供給。
國金資管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基于客戶需求與自身稟賦,深耕主動權益領域,構建多元風格體系,包括紅利、價值等風格類產品及量化策略類產品,為客戶提供更豐富的投資選擇。
國信資管稱,當下指數化浪潮風起云涌,公司將發揮券商資管在策略與研究方面的優勢,開發策略指數以及指數增強產品,通過自建組合、量化組合、私募FOF、衍生品等方式構建更加多樣化及差異化的權益投資產品選擇。
“2025年,我們或將積極把握股票市場回暖帶來的投資機會,積極布局債券加股票的低混產品,以及以科技創新為主要投資標的的科技成長型風格的權益產品。”光證資管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