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煤炭市場網
一、2024年煤焦市場:缺乏支撐的持續下滑
“年初的價格或將成為今年的最高價”。
這是今年煤焦市場的共同特征,就是說開年以后價格一路走低,盡管中間小有反彈,但總趨勢還是下滑。最終的問題是需求不足,而且持續不足!
我不想用“有效需求不足”的概念,難道還有“無效需求”之說?從宏觀數據中可以證實:今年1-9月工業企業盈利增速從0.5%回落至-3.5%,其中9月工業企業盈利增速較8月的-17.8%進一步下探至-27.1%、利潤率較8月的5.6%走弱至4.7%。9月PPI同比從-1.8%進一步回落至-2.8%,對工業企業盈利形成拖累。其中煤炭/鋼鐵/油氣/化工行業對整體工業企業盈利增速的拖累共計約11.5個百分點。9月中旬鋼價格創下2017年以來的低點。9月底宏觀經濟政策出臺,黑色系價格、股票市場、期貨大宗商品均大幅反彈,10月份市場數據會轉好一些。但別忘了,宏觀決定底部,基本面決定高度。炒作資金撤離、高漲的熱情一旦熄火,就要回到基本面,那才是市場真正的開始或者轉折!
毋庸諱言,高科技產業(新質生產力)增長較快,但對黑色系拉動作用幾乎微乎其微。前9個月僅互聯網用電增長34%。問題是新質生產力它幾乎不用多少鋼,而用鋼的行業還在低迷中仰望無法企及的上空。
鋼鐵行業季度利潤統計(億元)
國家出臺了史上最多的政策支持,短時間內還是撐不起房地產的柱子。房地產數據還是十分的難看。前9個月房地產新增資金、開工面積、銷售金額同比均下降-10%以上。建筑用鋼需求銳減,對煤焦的需求也相應降低。還好,制造業和鋼材出口,總算給了黑色系市場一抹亮色。制造業和出口端,汽車及零配件、鋼制船舶、集裝箱、家用電器、機械等耗鋼產品出口均高水平增長。年內鋼廠出口預計接近1億噸,要是沒有這個支撐,可能市場還不如當下。那煤焦價格還能怎么樣?只有隨著鋼鐵市場波動,鋼材不漲,鋼企虧損,煤價回落。黑色系整體下行。
當然政策刺激的作用也在顯現,10月份房地產出現了久違的好轉,全國新建商品房和二手房成交總量同比增長3.9%,連續8個月下降后首次實現增長。這些數據表明,市場信心得到提振,經營主體預期有所改善。不過市場的反轉也不是一蹴而就。
二、2025年黑色系也不具備大反轉??
1、鋼鐵持續壓產是大勢所趨。粗鋼調控的持續政策和手段不斷被強化。按照相關政策要求,到 2025 年底,鋼鐵行業能效標桿水平以上產能占比要達到 30%,能效基準水平以下產能需完成技術改造或淘汰退出。預測2025年粗鋼產量9.5億噸,粗鋼需求9.1億噸。粗鋼供求關系依然過剩0.4億噸!還有政策推動電爐鋼產量占粗鋼總產量比例 2025 年力爭提升至 15%,廢鋼利用量達到 3 億噸。壓產、過剩、增(廢),將有效壓制煤焦需求減弱。但任何政策的落實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短期內對煤焦市場影響還是比較溫和的。??
2、焦炭,庫存不必高,市場不缺貨。鋼廠之所以把焦炭庫存從15天降到7-10天內甚至5天的“危險期”,關鍵是隨買隨到,市場不缺貨。據測算2025年焦炭凈新增產能1200萬噸左右,關小建大的延續政策還在發力,使得焦炭產能2025年呈現小幅增加。目前的焦炭供給就比較充足,加上新產能釋放,焦化行業平均產能利用率不足80%。但產能釋放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短時間推向市場,不必擔心對行業短時巨大沖擊,但焦炭市場的運行壓力是顯而易見的。焦炭產品作為中間體,決定它走勢的是鋼價和焦煤價格的共同作用。價格驅動主要來源在于需求端。預計焦炭價格還是波動運行,幾輪漲價幾輪降價震蕩還是它的特征。我倒是希望它穩一穩,能不能擺脫“不是在調價就是在調價的路上”的怪圈。當然最有發言權的是市場本身,這事不由人。
山西文水焦煤價格
三、焦煤資源從“稀缺到寬松”,變量在于進口
從2009年起,國內焦煤產量增速一直處于下行態勢。中國焦煤產量供給彈性較小,看不到有增長的潛力,而且焦煤老礦井較多,產量也難以提升。焦煤資源的變量在于進口!2024年9月份,中國進口煉焦煤1036.3萬噸,同比下降4.3%,環比下降3.1%,連續第二月環比下降;1-9月份,中國累計進口煉焦煤8928.9萬噸,同比增長22.1%。蒙煤占比48.7%,俄煤占比25.7%,美加澳合計占比21.9%。“蒙+俄”進口占絕對優勢。目前僅甘其毛都口岸存煤高達290萬噸。焦煤進口預計全年1.1億噸以上,加上消費不足、需求下滑,焦煤從緊俏變為寬松。焦煤進口的持續增長,特別是蒙古焦煤市場占有率不斷提升。據CCTD 觀察,隨著進口量的大幅增長,蒙古國進口焦煤市場已滲透到河北南部區域,預測每月至少有5-6萬噸左右的蒙古焦煤達到邯邢地區,且比當地廠焦煤價格低50--150元/噸左右。蒙古焦煤消費格局發生了實質性的改變,以往蒙古進口焦煤銷售地在內蒙古、唐山地區,很少到河北南部,現在這種平衡被進口蒙煤打破,對當地國有大礦的焦煤銷售造成較大沖擊。?
2025年焦煤進口會減少嗎?筆者以為,焦煤進口仍維持高位。至少不低于今年的量級。一是,進口煤炭增加平抑了焦煤價格的大幅波動,對供需雙方甚至國家能源穩定都是有利的,估計會維持和延續現有政策;二是,除非有政治地緣因素影響,否則進口難以減量。蒙古國大修鐵路,運輸狀況大有改善,又新開通了阿拉善的烏力吉口岸,對中國高度依賴的煤炭出口,是蒙古經濟的重要支撐,多出口才是它的愿望。俄羅斯還要增加1億噸出口中國,盡管有難度,但預期還是增加。
綜上所述,分析認為,2025年煤焦市場寬松、波動幅度比上年收窄,價格中樞比上年度有所下移。(作者:若欣)
(轉自:中國煤炭市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