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地產大爆炸
今天,債券圈的很多人被萬科債券的走勢搞蒙了。
01
境內債券“22萬科07”跌幅超過15%,最低跌至56.9元,創下上市以來新低。
境內債券“22萬科04”、“22萬科02”、“22萬科06”等均跌至50元以下。
境內債券“20萬科06”跌超20%,甚至觸發了盤中臨時停牌,驚掉許多人的下巴。
同樣,美元債方面,萬科債券也創下多個跌幅記錄。
該公司3.15%債券每1美元跌9美分,至61美分,創下該債券2019年11月發行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
2027年11月到期的3.975%債券每1美元跌4.4美分,至32.3美分;
2029年11月到期的票面利率3.5%的債券價格跌至30.6美分,接近歷史谷底。
很顯然,萬科在資本市場上遭遇了嚴重的信任危機。
02
從消息面上來講,萬科暴跌或與近期萬科向部分債權人提出債券展期請求的傳聞有關。
幾天前,萬科發布公告稱,其子公司2019年的一筆期限不超5年的保險資管債權投資計劃已獲得債權人新華保險展期,展期期限或為兩年。
新華同意展期對于萬科而言當然是個好消息,畢竟萬科與險資機構之間的債務談判早就不是啥秘密,市場更關注的是萬科能否搞定這些險資機構。
市場預估,萬科通過這些險資機構發行的債權投資計劃存量規模不低于300億元。
在此之前,險資機構的態度似乎很堅決,導致雙方持續談判一年多時間也沒啥進展。
去年底,中國銀行業監管機構更是被迫直接出手,要求國內大型保險公司上報對萬科的財務chang口,以評估這家陷入困境的房產開發商需要多少支持來避免公開市場違約。
或許,也正是在監管力量的介入下,新華最終同意了這筆已經到期的債權投資計劃進行展期。
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新華保險這筆債權投資計劃展期,基本意味著新華保險與萬科的另外兩筆債權投資計劃大概率同樣會展期。
與之類比,泰康資產、平安資管、太平資產、太保資產、華泰資產、招商信諾資產等其他保險公司與萬科的債權投資計劃大概率也會同意展期。
既然債券投資計劃都展期了,那... ...
03
當然,彼之蜜糖,汝之砒霜。
萬科官宣險資保債計劃展期,傳導到債券市場就未必是好消息了。
萬科部分債券價格跌至50元以下,其實就已經表明市場已經在給萬科進行“違約定價”。
目前萬科債券的價位區間,其實也有點不上不下。
如果萬科流動性問題未能得到緩解,所有的萬科債券價格都有可能跌至50元以下,甚至繼續下探;反之,如果萬科通過資產處置或再融資解決資金問題,債券價格可能出現快速反彈。
目前看來,萬科流動性問題可能比市場預料的還要嚴峻些。
單就說公開市場方面,2025年萬科就有9只境內外到期債券到期,總規模達215.9億元,其中一季度需要兌付的債券規模就高達98.9億元。
面對一季度即將到期的債券,有疑似萬科人士表示一季度所有的債都已經安排還款資金,現在的口徑還是積極銷售回款和大宗交易,爭取融資資源等確保債券兌付。
不過,以當前的市場環境,萬科努力是一回事,真正能夠左右萬科債券價格走勢的可能還是來自政策面的支持力度。比如通過專項債券、融資擔保或者地方專項基金、銀保財團等形式緩解萬科流動性壓力。
今天就有小作文稱,萬科高管上京了,而中央高層也已經在開會討論救助萬科的一攬子方案,事涉中央有關部門和SZ地方政府。
但政策面的事情向來低調神秘,更是真假難辨,很容易引發市場猜想和波動。
但就萬科目前情況而言,無論是中央層面還是SZ地方政府層面應該都十萬火急了。
或許,用不沒多久就會有準確的消息傳出來。
04
3年前,在萬科業務交流會上,郁亮說要“尊重常識,回歸常態。陣痛之后,還有機會。”
彼時,房地產行業雷聲陣陣,而作為行業優等生的萬科似乎離危機還很遠,郁亮甚至于對出清后的房地產行業有了期待。
然而誰也沒想到的是,危機竟然也會降臨到萬科身上。
當下的萬科,已經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一邊是短期流動性壓力的“懸崖”,一邊是政策支持和內外調整可能帶來的“生機”。
站在十字路口,不知登頂過珠穆朗瑪峰的郁亮是否有足夠的信心,帶領萬科也一鼓作氣翻越2025年債務的高峰,再次成為行業的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