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圍繞榮耀CEO趙明的離職傳聞終于落地。
1月17日,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內網發布公告稱:“趙明因身體原因,向公司提出辭去CEO等相關職務,董事會經過慎重討論研究,決定尊重趙明的個人意愿,接受他的辭呈,同時決定由李健任CEO職務。”
不過,澎湃新聞記者致電榮耀,相關人士表示“沒有”。
就在1月15日,正在沖刺IPO的榮耀突然傳出趙明離職傳聞,傳聞還稱趙明帶走了整個Magic7團隊。但榮耀官方當時迅速否認,稱該消息不實。
公開資料顯示,1973年出生的趙明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此前曾在1998年加入華為,歷任華為CDMA/WiMAX/TD-SCDMA產品線總裁、全球無線解決方案銷售部部長、意大利代表處代表、西歐地區部副總裁等職位。
趙明是榮耀團隊的核心人物,2015年,趙明接任榮耀事業部總裁,全面負責榮耀業務。在華為體系下的榮耀定位于互聯網手機品牌,在他的帶領下,榮耀在銷售額和銷量方面持續多個季度成為中國互聯網手機第一品牌,并在2020年一度成為中國Top2手機品牌。
此后受美國制裁影響,華為手機面臨沒有芯片供應等困境,2020年11月17日,華為宣布決定整體出售榮耀業務資產,收購方為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趙明隨即成為榮耀終端有限公司CEO。
從華為獨立出來的榮耀面臨一系列困境,但在趙明的帶領下,新榮耀僅用4個月時間,就完成包括研發、產品、供應鏈和市場等體系的構建,并在晚于行業45天獲取芯片等零部件的情況下,提前30天發布榮耀50系列。
2024年是榮耀的股改年,2024年底,榮耀方面表示股改順利完成。公司名稱由“榮耀終端有限公司”變更為“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本次股份制改造涉及公司形式及名稱變更,不影響公司的日常經營。消息人士稱,隨著榮耀股改完成,公司將適時啟動IPO流程。股改后,趙明擔任榮耀終端股份有限公司CEO一職。
榮耀在沖刺IPO的關鍵檔口出現核心人物離職,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有業界人士向澎湃新聞記者分析,榮耀管理層可能跟股東方有激烈的博弈;此外,榮耀2024年的業績可能未達到預期。
榮耀股東眾多,一方面是深圳國資股東,還有一些是供應鏈上的合作伙伴,包括經銷商、零部件供應鏈等。天眼查信息顯示:目前榮耀股東層由23家股東組成,包括深圳市智信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鵬程新信息技術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深圳國資協同發展私募基金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國信資本有限責任公司、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移動、中國電信等,注冊資本322億元。
另據澎湃新聞記者獲悉,離開榮耀后的趙明或會借此機會跨界,智能汽車等行業都在考慮范圍內。
據市調機構Canalys發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榜單,榮耀跌出前五。而2023年第四季度,榮耀位列第二。
Canalys公布的2024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vivo以17%份額領跑全年市場,出貨量達4930萬臺。華為排名第二,出貨4600萬臺,同比37%的增長亮眼。蘋果、OPPO、榮耀緊隨其后分別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市場份額均為15%凸顯了競爭的白熱化。
至于趙明離職對榮耀的影響以及下一步榮耀如何發展,都是擺在新任CEO李健面前的難題。
IDC預計,該市場將在2025年繼續增長,但因為換機周期繼續延長,過去幾年積壓的換機需求在2024年逐漸得到了釋放,2025年增速將有所放緩。
因此說,2024年原本市場競爭白熱化,加上2025年手機市場增速放緩,榮耀想成為贏家并不容易。而IPO在即的榮耀需要一份漂亮的成績單,否則估值很難理想。
公開信息顯示:李健于2001年加入華為,2017年起進入華為監事會,擁有戰略管理和全球化布局等方面的經驗,并參與過華為公司重大改革和戰略制定。2021年,他加入新榮耀,先后任管理團隊核心成員、副董事長、董事、人力資源部總裁等職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