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辛圓
全國各地陸續開啟兩會時間。針對房地產市場,各地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作出一系列部署,涉及滿足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等。
四川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1月20日上午開幕。會議聽取了省長施小琳代表省人民政府作的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土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在城市更新、危房改造、征地拆遷、地災搬遷中鼓勵“房票”安置,加快商品房去庫存。完善并提升住房建設標準,推進“好房子”建設。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5年要更好滿足城鄉居民住房需求。不斷優化房地產政策,持續推進房地產市場回穩向好。完善“保障+市場”住房供應體系,優先向軌道交通站點和就業密集地區供應住宅用地,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萬套、竣工各類保障房8萬套。
報告還提出,北京要加大新開發居住區配套設施補短板力度,建設適應群眾高品質生活的“好房子”,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遼寧省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回升。因城施策,供需兩端協同發力,嚴控增量、優化存量、提高質量,統籌推進保交房、治爛尾、去庫存。做好存量土地處置回收、規劃控制,合理有序開工新項目。推進存量商品房收購,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給。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推動房地產業健康發展。積極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
對于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吉林省提出,要打通庫存商品房與二手房、保障房、回遷房、人才公寓轉換通道,加大“白名單”項目貸款投放力度,滿足房地產項目合理融資需求。大力推動10個以上“好房子”示范項目建設。
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到,2025年要提升市民居住品質。堅持租購并舉,建設籌措7萬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實現“十四五”末總量達到60萬套(間),籌措供應“新時代城市建設者管理者之家”床位3萬張以上,推進大型居住社區配套設施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