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工業報
王珊珊
繼芯片商燧原科技、壁仞科技在今年開啟上市進程后,國產圖形處理器(GPU)廠商摩爾線程也踏上了IPO之路。
11月12日,中國證監會官網顯示,摩爾線程智能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摩爾線程”)在北京證監局辦理輔導備案登記,正式啟動A股上市流程,輔導機構為中信證券(維權)股份有限公司。
在創始人兼CEO張建中帶領下,摩爾線程通過向全球提供加速計算的基礎設施和一站式解決方案,建立了從芯片、板卡、集群到軟件的全棧AI智算產品線,并且已經量產了“蘇堤”“春曉”“曲院”三顆全功能GPU芯片,紅杉中國、騰訊、字節跳動等十多家頂級機構蜂擁下注,四年融資六輪,摩爾線程的估值超過255億元。
“中國英偉達”誕生
摩爾線程創始人張建中曾是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的重要“副手”,在他離開英偉達創業后,其團隊的“摩爾速度”在業界引起一陣驚嘆,摩爾線程也被業內譽為“中國英偉達”。
摩爾線程是一家主要從事AI計算、3D圖形渲染、超高清視頻編解碼、物理仿真與科學計算等業務的芯片公司。據摩爾線程的官網介紹,其定位是“一家專注于全功能GPU芯片設計的高科技公司,致力于為全球提供加速計算的基礎設施和一站式解決方案”,特別是在人工智能計算方面,公司目標是成為具備國際競爭力的GPU領軍企業。
張建中在創業前曾是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的重要“副手”。2005年,張建中加入英偉達,2006年成為英偉達全球副總裁和中國區總經理。除了不斷開拓英偉達GPU的創新應用和加速計算場景,他還帶領團隊建立了英偉達GPU在中國的完整生態系統,并把中國區打造成英偉達在全球最重要的GPU市場。
2020年6月11日,帶著“打造中國最好的全功能GPU”的目標,張建中與伙伴組建了一支擁有英偉達、微軟、英特爾、AMD、ARM等背景且涵蓋GPU芯片IP研發、系統軟硬件設計、生態建設、市場營銷等多領域的人才隊伍,在北京成立了摩爾線程。對于一家全功能芯片初創公司而言,一款芯片從設計到流片上市,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都可能影響企業整體發展節奏。
2021年11月,在眾多質疑聲中,摩爾線程首顆全功能GPU研制成功;次年3月,摩爾線程發布全新MUSA(一種通用并行計算架構)統一系統架構、第一顆全功能GPU芯片“蘇堤”,以及面向PC和工作站、數據中心的多款MTT S系列顯卡、物理引擎AlphaCore、DIGITALME數字人解決方案等;2022年11月推出全功能GPU芯片“春曉”;2023年9月發布新一代全功能GPU芯片“曲院”,并且還基于“曲院”推出AI訓推一體計算卡MTTS4000和夸娥(KUAE)千卡智算集群,并自研大語言模型MusaChat。
隨著夸娥成功擴展至萬卡規模,張建中團隊的“摩爾速度”在業界引起一陣驚嘆,而摩爾線程也被業內譽為“中國英偉達”。
深耕全功能GPU
摩爾線程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GPU產品和集群能力。一方面,摩爾線程的GPU產品支持當前所有的開源大模型,而且CUDA兼容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摩爾線程推出了全國產的千卡智算集群,并研發了萬卡集群方案。
通過向全球提供加速計算的基礎設施和一站式解決方案,摩爾線程建立了面向B端和C端的全棧AI智算產品線。在摩爾線程看來,這些全功能GPU覆蓋AI訓練與推理、AIGC、數字孿生、物理仿真、科學計算等,能夠為金融、教育、電力、交通、能源、農業等重點行業的數智化轉型提供算力加速。
千乘資本合伙人方昕認為,摩爾線程的核心技術主要體現在GPU產品和集群能力。一方面,摩爾線程的GPU產品支持當前所有的開源大模型,而且CUDA(運算平臺)兼容做得非常好;另一方面,摩爾線程推出了全國產的千卡智算集群,并研發了萬卡集群方案。“GPU技術的核心一方面是工藝和工程化,另一方面就是生態,后者更重要,這也是除英偉達之外所有GPU企業的短板。”電霰科技創始人祝凌云表示。
摩爾線程圍繞自主研發的MUSA統一系統架構和軟件平臺,正在構建一個完善且好用、易用的國產GPU應用生態,并已擁有了千余家生態伙伴。無論是CPU處理器還是OS操作系統,都有各種各樣的方案,彼此組合起來有上百種之多,適配的難度和復雜度非常高。摩爾線程支持DKMS(動態核心模塊技術)動態內核模塊,因此可方便快速適配各種CPU+OS的版本組合,開發效率可提升數十倍。
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0月,摩爾線程獲得425項授權專利,專利授權數量在國內GPU企業中位居前列,除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公司還在北京成立了首個全國產GPU千卡千億模型訓練平臺——夸娥智算中心。這也意味著,國內首個以國產全功能GPU為底座的大規模算力集群已經正式落地。
據悉,摩爾線程夸娥智算中心全棧解決方案,能夠以一體化交付的方式解決大規模GPU算力的建設和運營管理問題。目前,以夸娥智算集群為核心的智算中心產品組合,可以支持所有主流開源大模型,為千億和萬億參數的大模型訓練提供算力支撐;如今,萬卡級別的夸娥具備萬P級算力(1P算力等于每秒1千萬億次浮點運算)。
測試結果表明,在訓練方面,摩爾線程夸娥千卡智算集群訓練精度與A100集群誤差在1%以內,夸娥千卡智算集群性能擴展系數超過90%,模型算力利用率(MFU)與A100集群相當。隨著成功簽下青海零碳產業園萬卡集群項目、青海高原夸娥萬卡集群項目、廣西東盟萬卡集群項目,摩爾線程的實力也得到進一步提升。
國產GPU行業正在崛起
今年以來,包括摩爾線程在內的國產GPU迎來了IPO上市潮:2024年9月12日,AI芯片獨角獸壁仞科技在上海證監局申報輔導備案登記;2024年8月28日,燧原科技在上海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
摩爾線程亮眼的成績,離不開眾多資本青睞與支持。
據企查查的數據,2020年12月,摩爾線程獲五源資本、紅杉中國等天使輪投資;2021年2月,公司完成了Pre-A輪數十億元的融資;2021年11月,摩爾線程完成A輪20億元人民幣融資,由上海國盛集團、五源資本、建銀國際、前海母基金等多家機構聯合參投;2022年12月,摩爾線程又完成15億元的B輪融資,彼時,摩爾線程估值已高達24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獨角獸”企業;2023年11月,摩爾線程完成B+輪,融資額為數億元。
明星創始團隊也是其受資本追捧的因素之一,“摩爾線程擁有全球頂尖的現代GPU架構設計團隊。”在紅杉中國合伙人周逵看來,摩爾線程吸引了眾多GPU驅動、編譯、AI芯片、軟件算法及系統設計等領域超過10年以上經驗的資深工程師,并在國內搭建了完整的專業IC團隊。“我們相信,通用GPU是新一代計算平臺重要構成,是人工智能時代最核心的基礎設施之一。”五源資本合伙人張斐直言,摩爾線程創始人及技術骨干是他非常欣賞的創業團隊,不僅志存高遠,還有很強的執行力。截至2024年11月,摩爾線程已完成六輪融資,融資總額或超過50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包括摩爾線程在內的國產GPU迎來了IPO上市潮:2024年9月12日,AI芯片獨角獸壁仞科技在上海證監局申報輔導備案登記,擬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2024年8月28日,燧原科技在上海證監局進行輔導備案登記。其中,燧原科技最大股東是騰訊,騰訊為其提供了相對穩定的業務支持;壁仞科技在2022年推出了全球最大算力芯片,當時唯一一家號稱性能超越英偉達最新GPU的中國廠商;摩爾線程則在創立不久就確立了“兩條腿”走路的路線:面向C端賣游戲顯卡,同時面向B端開發AI業務芯片。
這是國產GPU行業崛起的一個信號,但在黎明到來前,他們都曾面臨生死挑戰。
真正讓大眾關注摩爾線程的是,2023年10月,美國商務部將壁仞科技和摩爾線程列入實體清單,主要目的是限制這兩家擁有先進芯片設計能力的企業獲取海外代工和先進技術的可能。
方昕表示,作為被“卡脖子”的企業主要會面臨兩個挑戰:一是生態系統挑戰,要兼容原來的CUDA生態系統,但會受到限制,在應用層面會有風險;二是在制造端,臺積電被要求停止向中國大陸客戶供應7納米及更先進工藝的AI芯片,雖然國內的GPU廠商通過原來方式儲備了不少產能,短期內還有產品可用,但長期來看卻并不樂觀。“應對的核心還是要跟國內的FAB(半導體制造工廠)一起去開發高制程的工藝和技術。”方昕認為,目前已經有創業公司在做100%國產工藝的GPU,雖然制程低一點,但是未來方向一定是向高制程去突破。除了募集資金,摩爾線程還可從資本市場獲取更多品牌和公信力,開展業務的時候也會得到一定的背書,借助資本市場為自己的公司長期行穩致遠提供更好的資源和平臺。
“遇到‘卡脖子’,要在國內制造代工,耐心等待春天的到來。”祝凌云對此表示,除了外界環境制約和硬件技術差距,生態碎片化、工具鏈和軟件薄弱、人才欠缺等問題也制約著這些明星公司的發展。“上市或許可以解決這些公司短時間內‘活下去’的問題,但想要‘活得好’仍面臨艱難挑戰。”
祝凌云表示,英偉達在國際上的地位已逐漸清晰,而國內目前仍處于群雄逐鹿狀態。
審核:徐向陽
責編:左宗鑫
編輯:孫菱藝(實習生)